博主寄语:人生九气:败在脾气,成在大气,病在生气,贵在志气,硬在骨气,雅在才气,赢在和气,傲在底气,清在正气。......
现在位置:首页 > 休闲时刻 > 武韵春秋 > 梅花枪精要(外二)

梅花枪精要(外二)

作者:原上草 分类: 时间:2019-12-25 浏览:2268 评论:1

    枪术的基本动作是持枪和拦拿扎枪。练枪之家众多,持枪和拦拿扎枪也各具特色。本文只将笔者演练的以“腰把拧枪”拦拿而著称的“梅花枪”和“六合大枪”的体会,结合枪术的理论,谈谈 “持枪”和“拦拿扎枪”的练法和击法。
持枪
    持枪,又称“开门枪”,是拦拿扎枪前的预备式。本门枪术采用的持枪姿势是“半马步中四平枪”式。
    一、持枪歌诀
    后手握把须尽根,放长击远又护身。掌心抵定枪底面,枪扎掌顶力无限。
    把贴肋下指朝里,缠腰锁枪成一体。肘尖后撑照枪尖,出入迅捷直为先。
    圈枪为母法小巧,神机妙算后把晓。前手握杆似套管,虎口朝下指扣环。
    松紧随法防脱滑,准星对矢不离靶。沉肩坠肘微屈臂,行著戳革诸法活。
    顶平项直身宜正,脑静脊中侧面迎。颏收目神精气足,四平枪势令其惧。
    枪头两刃上下分,调崩缠点巧开门。半马持枪端中平,动迅静定坐骑灵。

    [一]持枪尽根,圈枪为母
    拳语讲:“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是说武术在应用中,不管是徒手还是持器械,都力求“放长击远”。枪若扎得远,除腰臂顺达外,“持枪必须尽根,余谓枪根当在掌中,与臂骨对直,则灵活而长”。“尽根”,即使枪根不露手外,可最大限度增加枪的活动范围,同时,远离对方锋芒,保护了自己。因此,多了“一寸强”,少了“一寸险”。
    “枪根当在掌心中”,抵住枪的底部握住把端(似握螺丝刀状)。当枪扎出时,枪杆与臂骨对直在一条线上,合力尽透枪尖。如果不满握枪根而留出一段,称为“露把”这样,手臂和杆形成角度,不但出枪短,而且,当扎到目标时的反作用力,必然分散手臂的力量,即手须紧握杆,防止向前滑动;腕须挺住,防止前冲;避免脱把和扭伤。因此,减小了扎枪的力度。点击查看原图
    “枪是缠腰锁”,即将枪贴在腹部右侧肋下,手心朝里握把,象把杆锁在腰上。这样,使枪既有稳定的依托,又减轻了手臂的负担。同时,枪与身合,可以更好地发挥腰力的作用。将枪法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如果离开了腰,“尖拿拦而枪根稍起,则全体皆浮”。没了根基,整个枪法就会游离漂浮,杂乱无章,失去控制,另外手臂还易疲劳,端枪不能持久。
    “枪之万变,不出一圈”。“圈法”是出自后手的变化,即“要想窥知大枪妙,后把变化是神机”。“圈”在用法上分两种?:一种是后手紧贴身,借用腰力划圆或弧线,主要用于防守,拨开逼近的兵器;另一种是杆离开身体,利用腕的灵活划圆或弧线,主要用于躲闪,避开对方的防守。善于以“枪总用之则为一圈,”且“唯下久苦之功于圈”,并灵活运用“行著诸巧法,而后枪道大备”。
    “枪法贵小”,以“枪花不过斗”为宜。因为,人高不过五尺,侧身宽不足尺,又扎枪“高不过肩,低不过膝”这个面积,就是进攻防守和枪法有效的活动范围。小的圈法,在应用中,可牢牢地缠住对方枪杆,使枪尖在目标内缠绕,给对方造成威胁,不敢轻易进攻。对方一旦进攻,则用圈法“守则着内分枪”[在对方枪快要挨着皮肤时,方去格开它],拨开其锋芒,并可马上转入进攻,所谓“攻则贴杆深入”。进攻的路线和幅度越紧小越好,分化格脱的时机是待对方越深入越好。如果偏离了攻防范围,则防守多空疏,不但易受攻击,而且回防和反击也慢。

    [二]前手要稳,扎枪方准
    “前手要稳,扎枪要准”。前手是起支点作用,把枪牢固地端平稳。前手还起瞄准作用,始终对准目标,随时可以发起进攻。要使前手稳,必须“前手如管”把枪杆既握牢,还要握活。不牢易脱把,不活杆不能自由滑动。就象子弹在枪膛里运行,既不偏离还要畅通,不能卡壳。握杆的要求是拇指压在中指和食指上,虎口朝下,象管子一样,把管套住。
    握杆的松紧随枪法而变换。一般的讲,在发力的一刹那,应将枪杆握实,使枪固定在某一位置,使之不偏离方向,又增加力度。而在枪法的转换或在运行中,应松握。使之转换灵话,运行自如。握杆不管松紧,手指都要牢牢扣住,不能留活口。虎口朝下是将拇指和食指的扣压处,即易脱把的薄弱部位朝下。如果一旦脱把,也只能枪尖触地,不至于摆向左右,因此,可及时补救。用拿、劈等枪法时,都是朝下或偏下用力。虎口朝下协助按压,不但加大力度,而且,碰到物体时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朝向虎口,也不易脱把。

    [三]中平枪,枪中王
    枪是“百兵之王”,中平枪则是枪中之王。其预备式以半马步持中四平枪为最佳。持枪贵在四平,即顶平,肩平,脚平,枪平。顶平则头正项直,脑静精气足,双目神视逼人;肩平须肩坠肘,则脊中正直;身平势稳。演练则以脊为轴,灵活转动,充分发挥腰劲。侧身相迎,可缩小受攻击的面积,更好地保护自己;脚平,是指步型而言,一般多采用平稳灵活,攻防兼备的半马步:两脚前后并立,屈膝半蹲,重心低且偏后,姿势稳,便于发力。前脚踏成弓步脚,后脚踏成马步脚,因此,进退闪展迅捷,与弓步转换灵活、顺达,正所谓“动迅静定坐骑灵”;枪平,则是将枪端平,使前面的枪尖,后面的肘尖,上面的鼻尖和下面的前脚尖,同在一条曲线上,端成前照枪尖、后照肘尖,上照鼻尖,下照脚尖的中四平枪。中四平枪是“枪扎一条线”,平直扎出。其路线最短,快速有力,有“去如箭”之势。使之防不胜防。又因枪从中路进攻,要防开对方的兵器必须与杆交叉,不但相对缩短了兵器的长度,而且有利于枪的防守反击。所谓“中平枪,枪中王,高低远近都不防,高不拦,低不拿,当中一点难遮架”。
    “扎手谓制其枪根”。握杆的前手易受攻击,如伤之,其手脱杆而取之。所以,枪头的两刃在持枪时,应立起,分上刃和下刃。其作用是上刃用点枪,下刃用崩枪攻其手。如果两刃平放,则起不到这个作用。
  

    二、拦拿扎枪歌诀
    前手提压腕不翻,后手旋拧肘不搬。腰腹聚气紧顶杆,三点合力见拿拦。
    扎枪蹬腿塌腰转,弓步登山力无边。臂伸肩顺似冲拳,合握把端力达尖。
    贴杆而入时机抓,出神入化不虚发。长枪久练功底深,临阵不乱方为真。

    [一]拦拿枪
    拦拿扎枪是三个枪法。每个枪法可以单独练习,也可以两个或三个自由组合练习:如拦枪、拿枪,拦拿枪,还有拦扎枪、拿扎枪和拦拿扎枪等。
    拦拿枪的练法是腰、臂和腕等劲力,作用于持枪的三个点上[即右肋下的把端,紧贴腹部的横杆和左手握杆处],形成的一股合力,贯通于枪,使枪尖左右摆动。拦枪的练法是:右手握把、臂内旋,使手腕向下转动;左手空握杆,当杆在手中转动时,手指向左弧线提拉。两手使杆贴在腹部转动,腹部聚气顶住枪杆,枪尖即向左划弧线。要点是:右手要紧握把,然后,右臂的旋拧,左手的提拉,杆压腹部和腹部的聚气,都要同时,短促、有力。拿枪的方法和拦枪基本相同,唯右手向上翻,左手掌向右弧线按压。
    点击查看原图拦拿枪主要还是连贯起来练习。即右手不停地上下旋拧;左手不停地提拉、按压,腹部紧顶枪杆。使枪尖不停的左右摆动。从表面上看,动得比较明显的是右手和枪尖。左手和上体看似不动,其实用的是含而不露的内劲。鉴定拦拿枪掌握的程度,可用连续拦拿的次数来确定。如果次数多而不走样,则为基本掌握了。

    [二]、扎枪
    “枪之用在两腕,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乃合而为一”。扎枪的过程,也是由半马步转换成弓步的过程。即前脚不动,后脚跟后蹬,全脚着地成弓步脚,膝挺直即变成弓步。这蹬劲'既将足力传至腰,又可防止后脚拨根;腰的转、塌劲传至臂,又防止身体前冲;肩的顺劲,臂的冲劲和腕的钻劲,集中起来直贯枪尖。这种步型和身手的变,是最有力的扎枪动作。枪扎出后,左手顺着杆后滑至把端,握住右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环不能松开,以备抽枪时迅速前滑握杆。
    长枪久练功底深,临阵不乱方为真。只有坚持长久的练习,才能使枪法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临阵才能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

    六合枪法最称雄,扎来如箭绞如龙。
    步下枪花十八路,马上枪法加倍功。
    传人传法不传诀,得其秘诀妙无穷。
    八句歌语须切记,走尽天涯占上风。
    辰时使枪日在东,占住东方好用攻。
    午时使枪日在南,休教太阳迎双瞳。
    酉时使枪日在西,占住西方见高低。
    六月使枪须避日,腊月使枪要顺风。


    六合枪总法:
夫枪法有三要:一要眼快。二要手捷。三要腰步相随。

    又有四病:
    临锋目乱,病一也。立身无根,病二也。合刺不刺,病三也。三尖不照,病四也。
三尖俱照,方为中平。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
    两敌相较,全要认势捉拿。起手发枪之际,全要一怒赢人。一怒即不可丝毫迟疑,夺气也。

    枪法云:
    你枪扎,我枪拿,你枪不动,我枪发。枪要缠还锁,先扎手和脚,闭住五路堵港口。
    高不扎,旁不救,中不怕,虚枪一点难招架。圈里扎头圈外看,高低远近都要见。
    他法行,随法中,中平六路上下不留情。你绕我也绕,只怕手迟了。
    去如箭,来如线,指人头,绉人面,扎人还不见。
    运用之法,原不能一言而尽。更需心会神悟以得起其法。
    又有中平枪,调势枪。中平枪,枪里藏身。调势枪,身里藏枪。认的是埋伏,方好下手。
    答人中平枪,处处要提防,摆个闪赚,尤须准备提拿。
    你使扑入我巢,我使闪赚用梨花。
    你使缠拦往上进,我使绷退且还乡。你缠我也缠,你拦我也拦。惟有孤枪一点最难防。
    游场枪、认势枪、硬立枪,皆卖转缠拿。
    单手撒枪急拿救,进步使枪莫久缠。
    临场御敌,务要眼捷手快,身步相随,合一齐进。
    认势之虚实奇正,辨法之攻守点拿,其中奥妙,更须分别言之。

    枪法有三:
    一须身势均匀。二须持枪端正。三须深沉不露。
    身势均匀则无倾跌之虑。持枪端正可免失手犄斜之弊。深沉不露,则敌人不能知我虚实。故善使枪者,枪似紧腰锁。扎手脚无备,夺门连三枪,叫你无处防。抖花须盖面,使人无腾挪。此使枪之法也。
    你枪扎,我枪拉,你枪收回我枪发。拉法闪,闪法拉,见机只管扎。高也拉,平也拉,管教敌人无方法。此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方法也。所谓扎枪要扎机,扎机人不知。若知扎机法,敢把敌人欺。此枪法之神奇也。
    枪法紧急怕用扎,中平枪,枪中王,拉法闪法人难防。此言枪中最锋利者。
    前隐泰山后用法,后法收回前法拉。此言枪中藏机之法。
    又临场之时,与人交锋,高来用分劈,平来用拉指,低来用迎扎。猛进俱梨花摆头,劈拦身法要矮。势要牢,闪退方能尽其妙。
    所谓朝夕练磨,以至纯熟,则得心应手,敌人不能测其虚实矣。十八路法门皆知,不如纯熟一二。一招纯熟走遍天下。枪之总法,大要不过如是。

    潘佩言,亦以字行,安徽歙县人。以枪法著称,称潘五先生。其言:“枪长九尺,而杆圆四五寸,然枪入手,则全身悉委於杆。故必以小腹贴杆,使主运;后手必尽錞,以虎口实擫之;前手必直,令尽势。以其掌根与后手虎口反正拧绞,而虚指使主导。两足亦左虚右实,进退相任以趋势。使枪尖、前手尖、前足尖、鼻尖五尖相对,而五尺之身,自讬廕於数寸之杆,遮闭周匝,敌仗无从入犯矣。其用,有戳、有打;其法,曰二、曰叉。二以取人,叉以拒人。此叉则彼二,此二则彼叉。叉二循环,两枪尖交如绕指,分寸间,出入百合,不得令相附。杆一附,则有仆者,故曰‘千金难买一声响’。手同则争目,目同则争气。气之运也,久暂稍殊,而胜败分焉。故其术为至静。”“吾授徒百数,而莫能传吾术。吾之术,受於师者才十之三,其十之七,则授徒时被其非法相取之势迫而得之於无意者也。是故名师易求,佳徒难访。佳徒意在得师,以天下之大,求之无不如意者。至名师求徒,虽遇高资妙质,足以授道,而非其志之所存,不能耐劳苦以要之永久,则百贡而百见却矣。”
————————————————————————————————————

    杨家枪

    相传清康熙时,山东牟平县马某所传。杨家枪手执枪根,出枪甚长,且有虚实,有奇正。进其锐,退其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最绝妙之招是在一得手后便一戳,敌放一失势便无再复之隙。杨家枪基盘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合而为一,周身成一整劲。杨家枪单练套路有常合枪32式等,对练套路有24式,八母枪、六合枪、散扎拔萃等。
    杨家枪被武林界公认为第一名枪,因舞时如梨花摇摆,又名梨花枪。早在明朝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指出“杨家枪变化莫测,神化无穷,天下咸尚之。”但戚公注重行阵。而我家所传杨家枪法系统完整,精妙实用,自成体系。

    1、套路。家传杨家枪共七个套路,计二百二十三式记真,各套路其枪势又多少不一。
    大花枪四十二式,由白蛇吐信、铁牛耕地、燕子夺窝、黄龙卧道等组成。
    花战枪三十八式,由十面埋伏、叶底偷桃、蛟龙出水、恶狼扒心等组成。
    十七战枪十七式,由黑虎卧身、下步角入水、滚坐马势、青龙落地等组成。
    军战枪,二十二式,由狂风摆柳、左蛟龙、乌龙摆尾、鲤鱼脱钩等组成。
    梨花八母枪,十六式,由夜叉探海、恶虎扑鹿、跨虎开山、青龙献瓜等组成。
    陈战枪,五十四式,由童子抱心、旋风破道、怀抱琵琶、火焰穿云等组成。
    小花枪,三十四式,由金簪拨灯、乌龙入洞、乌鸦贯顶、苏秦背剑等组成。

    2、用法
    用法谱,由三十六奇枪和六合杂枪组成。
    三十六奇枪,并非三十六式,而是百余种攻防方法,例四奇枪曰“五锁转连环,一转身,中平枪为首,二转身十字枪当先,三转身剥枪为和,四转身安膝枪,五转身白牛转角。”又如十一奇枪曰“金猫扑鼠,鹞子扑鹌鹑,燕子夺窝,凤凰单展翅,柳叶分眉,鲤鱼穿腮,倒打紫金冠,翻枪按枪,双龙入洞……”
    六合杂枪,共二十点,谓杂枪二十点。例:“扎面扶枪,身里一点,指南扎川肢一点,腾手劈下高枪一点,反一脚老莺倒坐一点。”合枪之五:一接,二进,三拦,四劈,五扶,六扯。合枪之六:指人头,扎人面,五拱身,扳塌里外把门、单闪门。上三枪,穿山甲,上中枪,凤凰点头,下三枪,扶枪、量枪、衬枪、硬扶白捉白拿,右扎左推,抱迎风钩挂,迎对拿,燕子复夺窝,凤凰单展翅,孟良夥出。
    内含九个进法。一进,分进,缠进,帖进,攻进,拱进,哄进,揭进,急进。其次有十七灵神劲:停、领、闪、站、钩、挂、缠、绞、颤、转、随、合、出、入、进、退、杂步。
学九进枪须能扎功夫大枪——九进十三枪(套路)才能灵活运用。其大枪根据本人功夫而采制,长短有丈五、丈二、一丈,前端能安枪头,后能盈把为宜,练时必能晃动平举此枪。此枪以中平枪为主,子午为杨家老把门,枪扎滚豆之力,里为拿,外为拦,扎枪三尖照,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凡扎枪先学存腰缩骨,后学窄身摇膀,学会圈枪为妙,以赚枪为能。立势有上中下,次分左中右,后有十封十闪,上扎枪随枪就枪、中扎枪、缠枪救护,下扎枪提枪为上。硬进防哄下,败势防追兵,中平枪盖世英雄,老把门久战千合。
    杨家六合枪法,六合神枪无比,专扫反国奸臣,安邦定国凭胸襟。那怕四夷皆胜,枪头去鬼神嚎啕。壮士见胆战心惊,英雄对敌丧残生。久战千合最胜,子午枪头对正。全凭前后相续,先有拳为谟母,后有对闭捉拿,圈里搭枪圈外法。他枪不动我枪发,来如风去如箭。扯人头,扎人面,上下高低俱要见。各架扎,何架用,顺法扎,横法托。一思一动能千变万化为妙,以上枪法不宜详解,必须入门而得解。

评论列表
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
李俊杰
李俊杰游客
#1
枪走龙蛇,笔下风雷。
2019-12-26 15:54回复


歌名 - 歌手
0:00
    • 密码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没有帐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登陆
    忘记密码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重置密码
    注册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立即注册
    • 密码登陆
    • 短信登陆
    • QQ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登陆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玩FLASH
    访客留言
    微言微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