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寄语:
现在位置:首页 > 文章集粹 > 文学类 > 《老槐树下》/ 陈立孝

《老槐树下》/ 陈立孝

作者:原上草 分类:文学类 时间:2023-12-19 浏览:740 评论:2

    每次回八陡老家陈家崖头,我都留意观察长在崖头之上的老槐树。

    这次陪同文友观光,经过这里,我更加仔细观看了一番。嗬,树冠这么庞大,这么苍翠葱茏,充满生命力,好像比几十年前还要旺盛哩。

    我们陈家一族的一支,自明代初搬到这里,生于斯,长于斯,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这棵国槐老树也正是那时所植,陪伴陈家见证了一代代族人的生活,经历的甜酸苦辣,兴衰荣枯。我们对这棵老槐树就像对待祖先一样,充满了敬畏。

    夏天,它遮阳布荫,是很好的乘凉之地,每当晚上,家人吃完了饭,都涌到这里纳凉,孩子们要么乱窜,要么数星星、看月亮,在大人身边,静静地听故事,牛郎织女,“狼来了”,以及“小老鼠,爬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等许多儿歌,都是在这里启蒙的。

    冬天,老槐树的枝条在寒风中鸣响,略显寂寞,但也不能太冷落了它。春节前后,特别是除夕直到元宵节,从白天到夜晚,都有大人和孩子们,在老槐树下的崖头围堰上,鸣放鞭炮和彩花,有的甚至展开燃放鞭炮比赛。我们还一起在树周围挂花灯看扮玩,听铿锵锣鼓。

    老槐树下,陈家崖头上,一时成了热热闹闹的娱乐场所。

    一百五十年前,我的高祖爷爷,传承耕读家训,致力科举,呕心沥血,中了举人,拣选知县(候补),从此把家族书香之风,演绎得更盛。高祖爷爷早出晚归忙碌私塾教学,老槐树一定会看在眼里,中举喜讯传来,老槐树也一定像家人一样绽开了笑颜。

    老槐树下,聚集着族人,弘扬着好的家风,尽管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但老一辈人教导后代勤奋学习,志存高远的家训,和多数后代不甘平庸,敢为人先的血脉遗传,一直铭刻到骨子里、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好多后代都以祖上为荣,不辱书香门第而自警自励自强。近现代虽然没出过著名人物,但也不乏对社会有贡献有成就者。他们以生长在老槐树下,而自豪。

    老槐树有茁壮成长时期,也经历了挫折,它像人一样,也会患病。文革之初,有几年,老槐树树干内部开始枯萎了,有几根枝子也枯死了,似乎进入了它的垂暮之年,就像女士浓密的秀发,突然秃了几丛,失去了完美。也像一个人的身体,有的地方得了皮肤之疾,不再光华。人物一理,逃不脱生长的自然规律。

    那个年代,村里人和陈家崖头周围的人,都不富裕,气场也不够顺畅。有一个没出五服的本家叔叔,有一时段,就曾发疯一样,多次发话,要把老槐树砍了。并且动用杆子将一些树枝掰了下来。经过族人相劝,最终才罢手。

    我们也都知道,要砍树的叔叔,有他的苦衷。那时,他家一帮孩子都小,不能帮他挣工分养家,生活很苦很累,吃穿都很差,加之他的父亲,因解放前干过保安队,被大队揪出批斗,本来不涉及人命冤债,问题并不大,但却想不开,寻了短见。唯一的儿子,面对父亲如此结局,和不顺利的生活,苦闷憋气,想砍树撒气,族人也是理解的。他的父亲寻短见以后的几个晚上,有夜猫子(猫头鹰)总是在老槐树上,似哭似笑地鸣叫,声音很瘆人,我那时还是个孩子,听说夜猫子叫就会死人。吓得我蒙上被子,却怎么也睡不着觉。

    老槐树虽然无言,但它也见证了族人生活的一些波折以及后代的一些不屑行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经济不富裕的原因,加之“礼崩乐坏”,不受约束,亲兄弟为分家分房子等利益不均,而发生的打架事件,曾经在老槐树下的陈家崖头发生过。亲兄弟两人,相互憎恨,各纠集一些人员,大打出手,有人受伤,幸好被派出所警察制止。从此两家人形同陌路。

    还有离老槐树稍远的两个远房本族亲兄弟,也是为了家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积累矛盾,家人群殴,形同仇人。根本原因,说到底,也是贫穷造成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族人在流泪,老槐树也在流泪。这些不和谐行为,败坏了家风。我琢磨打架斗殴的事,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他们到地下,以何颜面见自己的爹娘和列宗列祖?

不和谐的邻居关系,也直接波及我家。因为与西北边院落里的一户出了五服的本家,因地基的一尺滴水闹矛盾。他们家人中一个挺凶悍的曾经窜到我家威胁,几乎就要动手。还有他们一个会武术的亲戚,也曾威胁我父亲,致使我父亲不得不绕道躲着去煤矿上班。那时我们兄弟姊妹都很小,敢怒不敢言,因不能为父母分忧而干着急。

    这些都是族人里面发生的丑事,家丑不可外扬。把它记录下来,为的是认识发生打架之事和闹矛盾的深层原因是“贫穷”,并警示后人。为什么现在家庭纷争、打架斗殴的事少了,一是法治进步了,二是根本原因是生活富裕了,用不着为区区小利而争斗了。从那时闹矛盾,到后来几十年过去,老槐树下,已经没有几户住家了,那与我家闹矛盾的本家,盖了一个房屋底座子就没再盖上边,现在老房子都塌了,留下了一片断壁残垣。我家房子虽然新一点,但也同样没人住了。想想当初,两家横眉相对,又是何苦呢?

    老槐树见证了我们族人的过往,记录了我们的情感。我们已与老槐树的深情融为一体。

    现在族人大部分已不在老家住,迁出了陈家崖头,但我们的根在这里,情和爱也在这里。感谢老槐树,几百年来,不离不弃的陪伴和释放的福荫。

    这棵老槐树,作为久远历史的见证者,已被文物部门保护了起来,在树身上,籀上了铁网子,设上了牌子。这正是我们族人的心愿。

    国槐老树,有的寿命五六百年,乃至八九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也有。陈家崖头的这棵,少说也有四五百年了,现在正是它的中老年期。以正常条件看,它的来日还有很长岁月。就像马拉松长跑,我们族人一代代人已经进行了陪跑,或者说老槐树陪跑了我们一代代人。就我或者我这一代,余生可能还有一二十年,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离世的时候,老槐树还健在。期望老槐树能记着我们,记着我们曾经来世上一遭,曾经在陈家崖头上一块栉风沐雨、患难与共了几十年。并希望今后它继续施以福荫,陪着我们的后代和村里的人,绵绵延延地生长,直到永远。

    看到这棵老槐树,郁郁葱葱,这么旺盛,像是枯木逢春,返老还童,由衷为它高兴,为它祝福!它真像是一个仍然活着的先人,一个护佑我们的仁慈大度的精灵啊!

    我站在老槐树下,不禁浮想联翩。古人择善而居,繁衍生息。不论是老槐树下还是老橡树下、老杨树下、老枣树下,都能聚集一群族人生存繁衍。我们当以和睦团结,善良崇德,奋发进取为乐,并使之弘扬光大;以狭隘自私,薄情寡义,蛮横称凶为忧,而加以摒弃。否则,你就不配居住在老槐树下生存,对不住陪我们成长的老槐树,你们觉得我说的对吗?

评论列表
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
陈立孝
陈立孝游客
#1
配上音乐后,读着此文别有一番感觉在心头,感谢网站主人的编辑制作。
1 年前回复
原上草
原上草游客
@陈立孝:情感体验更加充沛了。
1 年前回复


undefined
我爱你中国 - 小提琴
0:00
  1. 我爱你中国小提琴
  2. 情罪陈瑞
  3. 我自看山HF
  4. 月亮照山川窝窝
  5. 捡雪成诗小刘珂矣
  6. 苹果香吉他
  7. 琴鸣瀑布古琴
  8. 亦真亦幻古琴
  9. 暗香无迹古琴
  10. 爱的供养琵琶
  11. 《开悟》古筝
  12. 《完美》(出塞背景)古筝
  13. 文王操古琴曲
  14. 一叶知心古琴曲
  15. 琴音茶语古筝
  16. 蕉窗夜雨古筝曲
  17. 平沙落雁古筝曲
  18. 笑傲江湖弹奏簫乐
  19. 茶香竹林古筝曲
  20. 枯木寻禅纯音乐
  21. 怪我无情电音
  22. 明镜止水古筝
  23. 云水禅心古筝曲
  24. 此情可待萨克斯
  25. 双声恨古筝
  26. 出凡箫乐
  27. 琵琶语古筝
  28. 孔子读易古筝
  29. 汉宫秋月古筝
  30. 智者乐水古筝
  31. 内观古筝
  32. 秋恋钢琴
  33. 迷雾森林班德瑞
  34. 水墨兰亭古筝
  35. 空若太古古筝
  36. 给你给我毛不易
  37. 一城花开彭均
  38. 《可能》程响
  39. 冬天的秘密张玮伽
  40. 手心里的温柔刀郎
  41. 西海情歌刀郎
  42. 情人雨崔伟立
  43. 诗酒成仙贺世哲
  44. 金刚经王菲 颂读
  • 密码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没有帐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登陆
忘记密码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重置密码
注册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立即注册
  • 密码登陆
  • 短信登陆
  • QQ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登陆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玩FLASH
访客留言
微言微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