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寄语:
现在位置:首页 > 文章集粹 > 哲学类 > 赤子之心 诗学话语

赤子之心 诗学话语

作者:原上草 分类: 时间:2018-08-31 浏览:1834

    在中国哲学和诗学中,初心也称初发心,指做一件事情的本心、最初的发心。初心纯正,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境的熏染,初心渐渐逝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所以诗家哲人每每提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原点和中国诗歌吟咏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初心。

    初心也称本心、赤子之心:“初心是本来真心。”(吴桂森《周易像象述》卷二)本来真心就是去除物欲之心。孟子认为,必须是合乎道义的名位和俸禄才能接受,否则就丧失了初心。儒家思想的宗旨就是不失其本心:“圣贤之书大要,教人使不迷失其本心者也。”(张栻《南轩集》卷九)初心也称赤子之心。孟子主张:“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初心者,赤子之心也。”(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十一)“此赤子之心也,本心最初无如赤子……此最初心也,故又曰本心。”(刘岳申《申斋集》卷三《初心说》)

    初心也称仁者之心。儒家以仁为本,孔子说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天祥指出,儒者的初心就是仁者爱人:“天地莫不有初,万物莫不有初,人事莫不有初,人心莫不有初。君从其初心而充之,无非仁者。”(《文山集》卷十二)

    初心的本心、赤子之心内涵,具有纯真无染的特性,在行为模式上导向了独善修心;初心的仁者之心内涵,具有仁民爱物的特性,在行为模式上导向了兼济用世。儒者的初心是匡时济世,“学而优则仕”,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热忱。孔子明知理想无从实现,也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在面对楚狂接舆的讥嘲时,明确表示不可能像他们那样避世山林。“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赵顺孙《四书纂疏·论语纂疏》卷三)指出了儒者的初心,就是大行其道于天下。

    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激励下,士人们慷慨激越地表示了匡时济世的初心。朱熹指出初心如同葵藿向着太阳一样,即便是人在江湖,也仍然一直朝向着国家:“在家而忧国,未忘葵藿之初心。”(《晦庵集》卷八十五)步入仕途的儒者们怀揣着匡时济世的使命感,明确表示其初心就是要实现济世之志,而绝非谋求荣显:“初心只期济国事,岂必画像图麒麟?”(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十五)

    然而匡济时世的初心虽然美好,能在现实中风云际会大展宏图的机缘毕竟是少之又少。在仕路蹭蹬的情形下,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眼光投向了与匡济迥异其趣的另一条路,这就是独善修心之路。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进一步表述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这种背景下,初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兼济用世转向了独善修心,士人的行迹也从魏阙转向了江湖,从朝堂官署转向了田园山水。于是,伯夷、叔齐采薇首阳,陶渊明采菊东篱等,遂成为赋归田园、独善修心的经典意象。这里从动物类意象、人物类意象、自然风景类意象三个方面来管窥蠡测。

    表达初心的动物类意象有鱼鸟、麋鹿、海鸥等:“结庐傍林泉,偶与初心期。”(洪迈《容斋随笔·三

笔》卷二蔡载《遂初亭》)“烟霄惭暮齿,麋鹿愧初心。”(吴融《唐英歌诗》)“老色先秋雁,初心有海鸥。”(任士林《松乡集》卷九)表达初心的人物形体类意象有素发、野服等:“主公今素发,野服遂初心。”(司马光《传家集》卷六)表达初心的人物身份类意象有渔樵等:“我生本樵渔,对此谐初心。”(汪藻《浮溪集》卷二十九)表达初心的自然风景类意象有松竹、丘壑等:“故国山川劳望眼,小园松竹负初心。”(张之翰《西岩集》卷七)“风尘渐觉初心负,丘壑真与野性宜。”(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二十)
    初心包含着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济天下两层含义,随着个体仕隐穷达状况的不同,士人们经常在兼济和独善两种模式间切换。当他们有一线为官的希望时,往往充满激情地幻想着兼济用世;当兼济之志无法实现时,隐逸的独善情思便随之泛起:“匮玉无媒怀往事,还山有约负初心。”(谢承举《慈湖道中》)    中国哲学对初心的迷失有着深刻的反省。初心是纯一无杂的善良的本性,当没有情欲的蒙蔽时,它呈现的是纯善
的特质:“初者始也,有情也,未有情欲,故性善也。”(刘安《淮南鸿烈解》卷八)人在涉世之初,本性善良,性情相近。随着生存环境、经历的不同,受其熏习,个体的习性就产生了差异,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初心纯正无邪,受习性的影响,就很难一直保持其纯正无染的质性。
    中国文学对初心迷失的吟咏,带有痛切的反省:“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苏轼《东坡全集》卷十一)“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王令《广陵集》卷六)“初心一漂荡,旧学皆榛莠。”(苏辙《栾城集》卷七)韩愈作《五箴》,有“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之句,成为古代士大夫反省自身时经常引用的格言。
    中国哲学与诗学一直在不懈地追寻纯真的初心,期求在红尘浊世中,保持初心的不染,并通过各种途径来回归初心。孟子提出“求其放心”的拯救之道,指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这一思想得到了朱熹的认同和发挥:“学问之事,固非一端,然其道则在于求其放心而已。”(《孟子集注》卷六)《大学》提出“明明德”,唐代李翱及其承继者宋儒提出“复性”说,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都是致力于回归初心、持守初心。“红尘任相衮,终不点初心。”(曾丰《缘督集》卷五)在滚滚红尘中保持初心,一直是中国哲学和诗学孜孜以求的境界。
    (作者:吴言生,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评论列表
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


undefined
我爱你中国 - 小提琴
0:00
  1. 我爱你中国小提琴
  2. 情罪陈瑞
  3. 捡雪成诗小刘珂矣
  4. 苹果香吉他
  5. 琴鸣瀑布古琴
  6. 亦真亦幻古琴
  7. 暗香无迹古琴
  8. 爱的供养琵琶
  9. 《开悟》古筝
  10. 《完美》(出塞背景)古筝
  11. 文王操古琴曲
  12. 一叶知心古琴曲
  13. 琴音茶语古筝
  14. 蕉窗夜雨古筝曲
  15. 平沙落雁古筝曲
  16. 笑傲江湖弹奏簫乐
  17. 茶香竹林古筝曲
  18. 枯木寻禅纯音乐
  19. 怪我无情电音
  20. 明镜止水古筝
  21. 云水禅心古筝曲
  22. 此情可待萨克斯
  23. 双声恨古筝
  24. 出凡箫乐
  25. 琵琶语古筝
  26. 孔子读易古筝
  27. 汉宫秋月古筝
  28. 智者乐水古筝
  29. 内观古筝
  30. 秋恋钢琴
  31. 迷雾森林班德瑞
  32. 水墨兰亭古筝
  33. 空若太古古筝
  34. 给你给我毛不易
  35. 一城花开彭均
  36. 《可能》程响
  37. 冬天的秘密张玮伽
  38. 手心里的温柔刀郎
  39. 西海情歌刀郎
  40. 情人雨崔伟立
  41. 诗酒成仙贺世哲
  42. 金刚经王菲 颂读
  • 密码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没有帐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登陆
忘记密码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重置密码
注册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立即注册
  • 密码登陆
  • 短信登陆
  • QQ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登陆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玩FLASH
访客留言
微言微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