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寄语:
现在位置:首页 > 文章集粹 > 中国:一路绫罗缎 一路风雅颂 ——诗歌中的丝绸

中国:一路绫罗缎 一路风雅颂 ——诗歌中的丝绸

作者:原上草 分类: 时间:2018-06-24 浏览:2527

    中国,是个“诗国”,也是个“丝国”。丝绸,物质生产的代表;诗歌,精神生活的代表,丝与诗相缠,一路编织绫罗缎,一路吟咏风雅颂,几千年中国文明流淌至今。耕织立世,诗书传家,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不仅生产了自给自足,更制造了美满富足。点击查看原图

  桑林——丝绸的故事发生地
    自黄帝妻子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起,中华人文初启。养蚕首先要种桑。在中国古代,桑不仅是自然意义之桑树,更被赋予社会文化含义,它是神树、生命之树、生育之树。神话传说中便有“日出扶桑”“空桑生人”之说。
    绿荫簇丛的桑林,是祭祀祈福的神圣之地。商汤为祈甘霖,曾作《桑林》之舞。那是尽善尽美的舞蹈,《庄子·养生主第三》说庖丁解牛时的动作、节奏、音响“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绿荫簇丛的桑林,是国计民生的富足之基。《礼·祭义》说:“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种桑养蚕是国之大事,《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讲卫文公迁都楚丘,修建宫室后,“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查看是否适宜种桑。于国如此,于家亦然。《诗·小雅·小弁》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桑梓为生活所需、为父母所植,由此桑梓代指家乡。
    绿荫簇丛的桑林,也是男女相会的礼俗之所。《诗经·国风·鄘风·桑中》中说: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这是痴情男子的自言自语和反复咏唱:心中想念着的人是谁?是姜家美丽的姑娘,是她,约我在桑林见面;是她,邀我在上宫相会;是她,送我到淇水岸边。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隰桑》里说: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这是痴情女子的涓涓心声和娓娓道来:洼桑柔美枝条多,叶子茂盛把荫遮。终于见到心上人,心里的快乐怎么说?
    桑林相会,情意绵绵,却也有“不解风情”者。《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说,“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女子劝恋人将仲子不要越墙而入,踩断了墙边的桑树。
    由桑而丝,如同因爱情而婚配,于是便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幸福的爱恋在桑园发生,悲情的故事也从桑园开始。《诗经·国风·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作者以桑自喻,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其容颜流逝,对应着男子的始乱终弃。

  有负心人,也有痴情者。《诗经·国风·邶风·绿衣》,中国文学史上传世最早的悼亡诗。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全诗重章叠句之中,含蓄委婉,缠绵悱恻,表达了丈夫对亡妻的深深思念。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缝制了绿衣黄裳,缝制了绿衣黄里。如今没了你,只有冷风钻衣。

  采桑女——丝绸的经典“代言人”
    男耕女织,丝绸的辛勤生产者是女子;男刚女柔,丝绸的最佳妆扮者是女子。于是能劳作会妆扮的采桑女成了丝绸的经典“代言人”。
    还记得汉乐府《陌上桑》里的罗敷吗?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罗敷是那样的美丽,但面对使君(太守)的劝诱轻薄时,义正辞严却不失机智地回绝。如此勤劳美丽和坚贞节烈并存的罗敷,也就难怪“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陌上桑》主题之经典,千百年来不断有诗人如南北朝的王筠,唐朝的李白、陆龟蒙,元朝的王冕等,以此为题创作诗歌。李白的《陌上桑》: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旁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一个自重、高傲、美丽、自信的女子跃然纸上。只是不同于汉朝的素朴,唐朝有更多的款式、更多的花色,衣着唐朝丝绸的罗敷,尽显唐朝的华丽。到了唐朝,丝绸的“代言人”不再局限于采桑女。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王翰《春女行》:
    “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
    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

  梁锽《艳女词》:
    “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
    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
    多美呀,一袭罗裳,对镜贴花黄,女为悦己者容,更为己悦而容。

  唐诗——丝绸的最美“说明书”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唐朝,是个诗歌和丝绸业发展都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的朝代。潮流涌动,大化流行,那是个绚丽而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他的舞台。
    那个朝代,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象。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利用细节的描写和场景的渲染,突出了早朝的宏伟气势与大唐的庄严华贵。
    那个朝代,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美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一首《清平调》,想像奇巧之至,不露造作之痕。春风满纸,人面迷离,千百年间,杨贵妃之美呼之欲出,未曾远离。
    那个朝代,有“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的生活。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一首《忆昔》描绘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绚烂的篇章。它是那样的繁华,又那样的有序;那样的独立,又那样的包容……
    江山锦绣,盛世繁华,既有“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的玲珑少女,又有“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的高门贵妇,还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迁客骚人。
    曾有统计,在《全唐诗》中,有蚕、桑、丝、绸、绫、罗、绢、缎、锦、帛、纱、缟等等字眼出现过上万次,含有丝绸意象的诗4000首左右……
    丝绸,有诗歌为证,从历史走来。它代表着生机,代表着归属,代表着富足,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奋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

评论列表
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


undefined
我爱你中国 - 小提琴
0:00
  1. 我爱你中国小提琴
  2. 情罪陈瑞
  3. 我自看山HF
  4. 月亮照山川窝窝
  5. 捡雪成诗小刘珂矣
  6. 苹果香吉他
  7. 琴鸣瀑布古琴
  8. 亦真亦幻古琴
  9. 暗香无迹古琴
  10. 爱的供养琵琶
  11. 《开悟》古筝
  12. 《完美》(出塞背景)古筝
  13. 文王操古琴曲
  14. 一叶知心古琴曲
  15. 琴音茶语古筝
  16. 蕉窗夜雨古筝曲
  17. 平沙落雁古筝曲
  18. 笑傲江湖弹奏簫乐
  19. 茶香竹林古筝曲
  20. 枯木寻禅纯音乐
  21. 怪我无情电音
  22. 明镜止水古筝
  23. 云水禅心古筝曲
  24. 此情可待萨克斯
  25. 双声恨古筝
  26. 出凡箫乐
  27. 琵琶语古筝
  28. 孔子读易古筝
  29. 汉宫秋月古筝
  30. 智者乐水古筝
  31. 内观古筝
  32. 秋恋钢琴
  33. 迷雾森林班德瑞
  34. 水墨兰亭古筝
  35. 空若太古古筝
  36. 给你给我毛不易
  37. 一城花开彭均
  38. 《可能》程响
  39. 冬天的秘密张玮伽
  40. 手心里的温柔刀郎
  41. 西海情歌刀郎
  42. 情人雨崔伟立
  43. 诗酒成仙贺世哲
  44. 金刚经王菲 颂读
  • 密码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没有帐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登陆
忘记密码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重置密码
注册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立即注册
  • 密码登陆
  • 短信登陆
  • QQ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登陆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玩FLASH
访客留言
微言微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