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寄语:
现在位置:首页 > 文章集粹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会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会面

作者:原上草 分类: 时间:2018-05-14 浏览:3074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典范,他们的合作持续了40年,然而两人的初次会面却是不欢而散。这次不顺利的会面,却并未妨碍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共同的志向和理论旨趣最终走到一起。

  马克思在大学时期因结识鲍威尔兄弟【注】而加入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经常性的活动是在柏林的一家小酒馆内举办博士俱乐部,就哲学理论和普鲁士现实展开辩论,在德意志民族擅长思辨的文化氛围中,辩论总是非常激烈的。马克思则由于非凡的才智、渊博的知识和雄辩的口才,很快被大家认可。恩格斯也熟识鲍威尔兄弟,1841至1842年间他在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却几乎不参与讨论。可不巧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在聚会活动上碰过面。但是,恩格斯从他的好友埃德加·鲍威尔、莫泽斯·赫斯那里知道了马克思的名字,并由于赫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而盼望结识马克思。

  1842年9月底,恩格斯服兵役期满,他回家与父母相聚了两个月后,父亲派他去曼彻斯特经商,恩格斯特意取道科隆去拜会马克思。然而就在这两个月中,柏林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严重的分化。布鲁诺·鲍威尔创建了一个称为“自由人”学术组织,该组织根本不关注现实生活,不去考察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而是整天醉心于抽象的哲学论证。1842年10月15日,因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应对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高超技巧使《莱茵报》的销量激增,马克思升任该报主编,从此开始了与“自由人”的斗争,拒绝了他们的稿件,导致马克思和鲍威尔兄弟的关系彻底破裂。

  恩格斯虽然与鲍威尔兄弟经常通信,但目前流传下来的书信表明,恩格斯并不十分清楚马克思和“自由人”之间因《莱茵报》用稿事宜产生的纠纷,1842年11月底,当恩格斯走进编辑部见到马克思时,在进行自我介绍之后,他显然是提及鲍威尔兄弟来寻找深入交流的话题。此前,马克思对自学成才的恩格斯则是十分陌生的,恩格斯没有柏林大学的正式求学经历,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大多与马克思相识,恩格斯发表的关于谢林的文章和小册子也都使用了“奥斯渥特”的笔名。于是,马克思缘于鲍威尔兄弟和“自由人”的缘故,对恩格斯没有任何好感,只是表现出不耐烦地应付几句了事。恩格斯后来说这是“十分冷淡的初次会面”,并且鉴于鲍威尔猛烈批判宗教神学的重大影响,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观点甚至还表示怀疑。这样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会面显然是不成功的。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怎样相互吸引,才导致二人的终生合作呢?1843年9月,恩格斯给《德法年鉴》编辑部寄去了一份稿件,题为《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负责审稿的正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德国哲学、英国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并将社会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高度评价了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并称其为“天才大纲”,在早年写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称其为“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甚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至少4次引用了它。与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同时发表在《德法年鉴》第一、二合刊号上的,还有马克思的两篇文章,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恩格斯于1844年2月底就拿到杂志样刊,在阅读了马克思的文章之后,也意识到鲍威尔兄弟在理论上的巨大缺陷,并从马克思的文章中看到了德国革命的前景和希望,领会了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必要性,并从此改变了对马克思的印象。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两个伟大的思想家对基本理论问题与实际斗争策略的看法竟然高度一致。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巴黎逗留了10天,与马克思深入交流。马克思建议两人合作批判鲍威尔兄弟的思辨哲学,合作的第一个成果就是《神圣家族》,而且这种合作持续了一生。

       (作者 许静波:系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注布鲁诺·鲍威尔(1809-1882),德国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柏林大学毕业。曾在柏林大学、波恩大学任教,因发表《同观福音作者的福音史批判》而遭解聘,从此退隐。否认福音故事的可靠性以及耶稣其人的存在。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解释为同自然相脱离的绝对实在,并用它来代替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宣称"自我意识"是最强大的历史创造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对此予以严厉批判。主要著作还有《福音的批判及福音起源史》、《斐洛、施特劳斯、勒男与原始基督教》等。
        鲍威尔家的三兄弟(布鲁诺、埃德加、埃格伯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戏称为"神圣家族",这恰恰说明了三兄弟在当时的影响之大。特别是布鲁诺·鲍威尔,曾跟随黑格尔学习神学,在黑格尔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康德哲学的原则》,然后一直在柏林、波恩的大学里任教,指导或授意马克思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当时公认的"青年黑格尔学派"的领袖;他的最主要的奋斗目标就是要用一个世俗的政权取代当时德国的基督教国家性质,认为"信仰要成为理性,必须实现在国家中"。这本来是黑格尔的观点,但他在此基础上又多有发展。

评论列表
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


undefined
我爱你中国 - 小提琴
0:00
  1. 我爱你中国小提琴
  2. 情罪陈瑞
  3. 捡雪成诗小刘珂矣
  4. 苹果香吉他
  5. 琴鸣瀑布古琴
  6. 亦真亦幻古琴
  7. 暗香无迹古琴
  8. 爱的供养琵琶
  9. 《开悟》古筝
  10. 《完美》(出塞背景)古筝
  11. 文王操古琴曲
  12. 一叶知心古琴曲
  13. 琴音茶语古筝
  14. 蕉窗夜雨古筝曲
  15. 平沙落雁古筝曲
  16. 笑傲江湖弹奏簫乐
  17. 茶香竹林古筝曲
  18. 枯木寻禅纯音乐
  19. 怪我无情电音
  20. 明镜止水古筝
  21. 云水禅心古筝曲
  22. 此情可待萨克斯
  23. 双声恨古筝
  24. 出凡箫乐
  25. 琵琶语古筝
  26. 孔子读易古筝
  27. 汉宫秋月古筝
  28. 智者乐水古筝
  29. 内观古筝
  30. 秋恋钢琴
  31. 迷雾森林班德瑞
  32. 水墨兰亭古筝
  33. 空若太古古筝
  34. 给你给我毛不易
  35. 一城花开彭均
  36. 《可能》程响
  37. 冬天的秘密张玮伽
  38. 手心里的温柔刀郎
  39. 西海情歌刀郎
  40. 情人雨崔伟立
  41. 诗酒成仙贺世哲
  42. 金刚经王菲 颂读
  • 密码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没有帐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登陆
忘记密码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重置密码
注册
已经有账号?马上登陆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立即注册
  • 密码登陆
  • 短信登陆
  • QQ登陆
获取验证码
重新获取(60s)
登陆
登录视为您已同意第三方账号绑定协议、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玩FLASH
访客留言
微言微语
返回顶部